维护消费者权益 上海推广10个合同示范文本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6月26日,维护文本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消费日前,益上该局会同上海市民政局、海推合同上海市教委、示范上海市消保委等部门,维护文本针对婚介服务、消费家庭装饰等领域,益上联合推广10个消费合同示范文本。海推合同合同增加设置可解约的示范“冷静期”“按比例”退费等条款,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文本
防范化解纠纷
近几年,消费上海市市场监管领域各类消费投诉举报中,益上合同纠纷相对较高。海推合同2023年,示范合同履行问题占了12.3%。纠纷主要涉及预付费退款困难。经营者以“充多少送多少”“赠送”等作为诱饵,看似让利消费者,而后兑现却另设门槛,或以“格式条款”为消费者设置退费障碍。销售承诺不兑现。经营者为吸引消费者购买长期会员,以口头形式向消费者承诺优惠返现、赠送课程或礼品等,事后却无法兑现。合同履行瑕疵。经营者在履行合同期间,存在频繁更换教师、课程难以预约、服务态度恶劣、经营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此次推广的10个消费合同示范文本,是基于近几年消费投诉比较集中的领域,包括婚介、装修、全屋定制等,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通过联合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以合同为抓手,进一步创新行风建设举措,规范、约束经营者的经营行为,防范和化解消费纠纷。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和市场规范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朱涛表示:“7月1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第二十二条明确了经营者以收取预付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与消费者订立书面合同。我们推广这些合同示范文本,也是给经营者、给行业提供范本,给他们直接使用提供便利,也督促他们合规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设置“冷静期”
近5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牵头制定28个合同示范文本,涉及到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原来在消费调解中告诉消费者下次如何“避坑”,到现在提前做好消费投诉分析,把“坑”找出来,及时制定合同示范文本帮助消费者“填坑”。
据了解,此次推出的10个合同示范文本,增加了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全屋定制等当前最新的消费投诉热点,合同内容也增加了针对性的约束条款。设置可解约的“冷静期”。在婚介服务、体育健身等合同中均设有3—7天的冷静期,养老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不超过30天的试住期,消费者在冷静期(试住期)内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解除合同而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设置“按比例”退费。消费者可以依据合同约定,按照比例或者公式计算退费金额。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合同中明确课程进度与退款比例,体育健身合同直接列出余额计算公式。
同时要求项目进度全程记录。合同通过附件的形式列出“服务清单”“变更清单”“材料明细表”“过程记录表”等内容,对付款日、交货日、服务项目等细节和节点进行全程记录,一旦发生违约可以追查。
上海市民政局婚管处处长金丽慧告诉记者,此次推出的《上海市婚姻介绍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4年实体店版)》,设置3—7天的退费冷静期,力求解决过度营销、冲动消费导致的退费难问题,同时明确先签合同后付款,解决签约流程不规范问题,推荐使用分期支付方式,明确服务项目收费构成,解决收费项目不明晰问题,此外明确合理设置违约金,解决违约金设置过高的问题,提倡违约金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
加强行政指导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10个合同示范文本包括《上海市婚姻介绍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4年实体店版)》《上海市室内装饰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24版征求意见稿)》《上海市全屋家居定制合同示范文本(2023版)》《长三角区域体育健身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3版)》《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2年上海版)》等。消费者可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官网(http://scjgj.sh.gov.cn/)或者相关部门官网查询、下载、使用。
朱涛表示,合同示范文本应让更多的行业、经营者和消费者知晓,在合同签订中尽可能参照合同示范文本订立。接下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做好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合同开展大力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倡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让使用合同成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自觉选择。
同时,监管部门将加强对企业的行政指导,引导更多的企业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并主动对消费者做好提示,做到自觉缔约、履约和守约。在合同使用过程中,注重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对相关条款予以修改完善,在提升合同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上持续发力。
扫描下方二维码
查看10个合同示范文本

- [2025-05-24 06:28] 北京丰台:专项检查电子烟市场
- [2025-05-24 06:16] 非遗“碰撞”书香!苏州为居民群众送去“阅读春风”
- [2025-05-24 06:09]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圆满完成冬奥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
- [2025-05-24 06:04] 江苏省消保委:促销花样、快递问题成今年双11消费“槽点”
- [2025-05-24 05:44] 浙江杭州:实现外资企业注册登记业务同城通办
- [2025-05-24 05:39]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提示:四大低价套路专坑消费者
- [2025-05-24 05:38] 11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
- [2025-05-24 05:34] 广东发布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公告
- [2025-05-24 05:30] 厦门食药检院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和扩项现场评审
- [2025-05-24 05:26] 中消协发布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综合得分79.92分
- [2025-05-24 05:26] 江西景德镇市消协努力探索消费纠纷调解新模式
- [2025-05-24 05:21] 黑龙江大庆:全程监督高考考点食品安全
- [2025-05-24 05:16] 广州凤南网络科技、广州义德康生物科技等公司被罚
- [2025-05-24 05:08] 11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
- [2025-05-24 04:57]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历史文化
- [2025-05-24 04:48] 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湖北武汉曝光6起典型案例
- [2025-05-24 04:42] 北京西城:扎实开展黄金饰品市场执法检查
- [2025-05-24 04:36]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7类产品消费提示 6岁以上儿童方可使用电动牙刷
- [2025-05-24 04:31] 夜间经济点亮红都之夜
- [2025-05-24 04:18] 95后传播摩梭文化,从外乡人到“博物馆尔”